给墨子写一段颁奖词
他,兼爱人民,不分等级上下;他义,不为个人名利得失;他,热爱和平,否定国家战争;他,大倡节俭,最早构建节约型社会。因为有他,孔子的仁爱显得狭隘而小气;因为有他,中国出现了最早的侠士;因为有他,人们开始思考战争存在的意义;因为有他,资源得到更大限度的利用。他是我们熟悉的,也是我们不熟悉的,因为他离我们那么遥远,遥远至几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这就是伟大的思想家——墨子。
如果让你再给孔子和其弟子的颁奖典礼上说一段颁奖词你会怎么说呢
第一境界孔子准备颁给子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即能够感受到辛勤学习温故知新之乐。学习本来并不是一件人人都会感到愉快的事。学习‘为人’以及学习知识技能而实践之,当有益于人、于世、于己,于是中心悦之,一种有所收获的成长快乐。一个人修养达到这种境界,则能感受到学习的愉悦;达不到这种境界,学习就会变成一件相当痛苦的事。所以,这是最起码的境界。进入不了这种境界,所谓学习就无从谈起。《论语》首章首句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还反复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这种精神不只是儒家的教义,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普遍意识或潜意识,成为一种文化心理结构或民族性格。”换言之,孔子所说治学的第一境界,数千年来已经为中国人所普遍接受,成为治学者的一种共识。
第二境界孔子准备颁给子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即能够感受到朋友之间切磋批评之乐。过去许多人只从字面上理解,把这句话作为热情好客的口头禅,其实只是看到其表象。“朋”的本义,是“以劝善规过为先”的人。方苞《与翁止园书》云:“仆又闻古人之有朋友,其患难而相急,通显而相致,皆末务也。察其本义,盖以劝善规过为先。”朋友从远方来,“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左传》襄公十四年),既说明孔子当时影响巨大,同时也说明孔子对知己的渴求和对批评的渴望。孔子的号召力、吸引力、凝聚力从何而来?我看,不仅来自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热情,更多的则来自他尊重他人批评,“过而能改”的人格魅力。他提倡“朋友切切、偲偲”;又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可见他盼望诤友,欢迎批评。能不能真心欢迎批评,尤其是自己有了一定成就之后能否继续真心欢迎批评,就成为治学的第二境界。这一步跨不过去,治学就很难有什么大成就。
第三境界孔子准备颁给颜回,“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即能够感受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之乐。如何对待“人不知”,其实就是一个如何对待名誉地位利益实惠的问题。真正成为一个大学问家,决不会一天到晚去揣摩如何出名牟利、升官发财,揣摩走什么路子讨谁人欢心,决不会一时一刻看不见“粉丝”追捧自己就大叹寂寞难受。而学问一旦成为名缰利锁,成为飞黄腾达的敲门砖,既是对治学的亵渎,更是治学者自己的耻辱。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所以说,“人不知而不愠”,才是治学的最高境界
假如孔子被评为中国的先贤请你为他写一则颁奖词
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以德治国”的理念一直是后世统治的正统思想,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华礼仪多源于此;他开私人办学之先风,提出“有教无类”堪称先知;修身养性“见贤思齐”;教学方法万古流芳,“当仁不让于师”“因材施教”至今尊崇,如此伟大实是教育先贤。
名人对孔子的赞评词句
伏尔泰:“东方找到一位智者”
德国莱布尼茨:热烈地赞美儒学
英国李约瑟:“孔子是‘无冕皇帝’
美国爱默生:“孔子是哲学上的华盛顿”
《史记·孔子世家》最后司马迁这样评价孔子: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