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论述感性与理性的关系(论理性与感性的重要性是什么(论理性与感性的关系))

当我们试图只以言语来描绘出精神的样貌之时,我们必然遭遇到如同匮乏一般难以言说的空洞。即便我们信誓旦旦地知道精神必然存在,且必然存有一个整体结构,但我们无法使用语言来编织出一张识别之网,将那一大团事物笼络其中。

直面精神的本体,将导致来自原初的压抑悉数爆发,从而摧毁掉当下已经从镜像阶段过渡而来的整全。心智不坚毅者,甚至将在这一场看似平和的自我觉知中陷入崩溃。我们无法直面我们的精神,精神也无法与实在进行接触。精神之于实在,恰如实在之于精神。

一旦我们执着于使精神在实在中落地,或是实在从物质中褪去粒子包裹着的外衣遁入精神,这都将引发混乱。主体将在精神明晰自身的刹那分崩离析,因为主体是绕过了精神,并且压抑了精神才得以完成自我的创建。精神给我们留下的,并不是可以引导他人,可以完成任务的思想,也不是可以填补匮乏,创造希望的文化。精神便是精神,以其高高在上的姿态却隐匿在我们身上,比符号学秩序还要高级,比社会的伦理规章还要缜密。

精神在常态之下便是一个“无”的状态。尽管精神的确存在,但是没有掌握认识论者不可能意识到精神的存在,也无法理解精神的存在。但是如果某个人的精神异态化了,则人人都知道了精神的存在。这种知道,是借由规则等他者事物,在文化之中用文字的意义进行阐明。

为了区分异态精神,我们选择了将人类的特性进行分化。悥学作为人类所创造的一门学问,也不可避免地需要在人类的文化框架下进行论述。这是无法避免的悲哀事实,也是认识的边界所限。我们以人类的社会活动,心理的情绪活动,乃至智力的量化作为基本的量来实现一种想象意义上的概念分化。因为,是人类以人类的思维想象而来的标准,所以只能用于人类,且只能用于具有同样丰富想象力的人类。

我们的日常表达中很少有:“这只猫感性不足,理性有余”,或是“那盆花极其感性”,又或者“这只蚂蚁看起来很理性,实际上却比较感性。”这样的说法。毕竟,在常识尚存,思维仍然符合社会理念的人来说,以上的说法不但荒诞怪异,甚至是精神有碍的。因为,我们知道,有些词语是只能用于同为人类的我们身上的。因而,一个认识论的边界自此清晰起来。我们也明白了,如果要用语词来接近精神,那么我们只有可能接近人类的精神。这一点也说明了为什么动物心理学听起来很可笑。虽然,现在还有不少科学家自以为猫狗也拥有心智。

为了迫近精神,我们在常态的精神中异化了两个常用词。一者是理性,一者是感性。而因为悥学,是从语言的表象一路刨根问底,直追溯到那个看似不可能呈现的无形之核的背面的学说,因而不得不强调智力的重要性。而又因为这个智力,既不等同于智商,又不等同于对当下事物做出利益最大化的判断,因而只能选择一个意义相近的词语进行指代。此词既为:智性。

理性,一般并不是指示智慧。理性是在一个判断的情境中才会诞生的,最早应该源于西方经济学。理性精神虽然是一个拼凑而来的词语,尤其是妄图用理性二字来将精神背后的无尽空间进行圈定,颇有西方垄断传统的色彩,但是作为人类社会中流通的庸俗的人性代名词,却是有其特色。

精神的运作,究其本质可能是无意识的运作。而无意识的运作本身不存在判断能力。意识的出现,使得人可以在情境中进行判断。而在这样的情境判断中,使得理性和感性双双出现。这是狭义上的,对不同选择结果的分析。较为流俗的理解方式,则是一个事物,最终必将成为情与法的矛盾。这里的情,泛指私情,即一系列属于人的情绪,而法,则泛指公法,即所有人类共同遵循的某些秩序。

如果主体选择私情,选择听从情绪,听从内心的驱力,听从自认为的感召而行事,则是感性。如果主体选择公法,选择遵照实际,听从当前的最合理方案,进行人类普遍意义上的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则是理性。这里面又有一个意义上的矛盾之处。即如果听从一个公法,却损害了自己的利益,这样是否仍旧是理性?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一个人如若顺从公法,亦一个庞大的背景性秩序,则这个人不会遭到来自公法的绝对打击。理性的表现,是确保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或者将损失尽可能降到最低,为此可以不顾及感情,乃至不择手段,这里最为隐晦且最为人所不齿的,便是最核心的利益。这样的利益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保全自己。这里的自己,是小写的“我”,而在理性人眼中,公法就是大写的“我”。

感性的人,反而可能为了所爱而牺牲。因为人类的内在驱力中,本就蕴含着向死而生的蓬勃动力。感性,顺应私心私情,也就是毫不顾及任何律法,只在乎心中所思所想。初看似乎是愚昧的,鲁莽的,乃至自私的。但是感性,不涉及利益。当然,我们这里所讲的感性和理性都是置于一个极端化的情境中来考虑的,所列举的主体也是假想而来的绝对化主体。简单说就是,假设理性人只遵从理性,感性人只顺从私情。

一个理性的人,在地震来临之时,会第一时间独自逃命,而不会去抱起自己的孩子。这个人脱困的概率很大,但会被视为自私的。而一个感性的人,在地震来临之时,会无视危险去抱起孩子逃命。这个人脱困的概率变得很低,但是即便是和孩子一同葬身瓦砾之下,依旧是无私的。但是,假如此人在抱起孩子准确出逃时,牵连了其他人,导致了其他无辜的人无法及时逃离,那么结果则颠倒过来。此中关节,盘根错节,孰是孰非,已然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的了。

阅读剩余 83%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机械百科 » 论述感性与理性的关系(论理性与感性的重要性是什么(论理性与感性的关系))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