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是与时俱进的,从秦始皇统一了货币发展之后,国家就一直使用通用的货币进行物流交换,以物易物的时代彻底过去。历史上各个时期所通行的货币也是不同的。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中国开始发放粮票,那么,1966年”伍市斤”的通用粮票放在现在的价值是多少呢?
粮票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85年代这段时期里中国所特有的一种凭证,那时的粮票相当于是一种有价的证券。由于当时中国正处于粮食缺乏的时期,粮票便作为一种购买粮食的凭证出现了。
除了粮票,中国还实行的票证有布票、食用油票等。粮票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存在了四十多年,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已经脱离了物资匮乏的时代,因此粮票也就渐渐不复存在。
事实上,中国并不是最早采用这种凭票购物的方式的。中国进行革命之前苏联就进行了”十月革命”,不论是中国还是苏联,在革命后都出现局势不稳定的状况,各种内乱导致商品的短缺,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想办法将商品进行有计划的分配。
1916年,苏联就发行了鞋票,这是苏联发行最早的票证,比中国粮票的发行早了将近四十年。除此之外,美国也曾因为商品短缺而在二战期间发行票证。
新中国最初成立之时,由于刚刚经历过炮火的洗礼,物资便十分稀缺,因此粮食也就无法提供足够的供应量。1953年中央决定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1955年之后,粮票便以掩耳不及迅雷之速普及。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国家进入了”度慌期”,粮食供应已经严重不足,甚至原本凭着票证可以购买到的物品也无法供给。
随着改革开放,紧缺的物资开始有了好转的倾向,票证制度也开始逐渐松动。1984年,深圳市首先取消了票证。
初初决定取消票证时一度引起了”是否会买不到东西”的恐慌,但是当居民发现这种票证取消的转变使得购物更加方便之后,这种恐慌就不复存在了。
在经过几年在多地的试行之后,1933年票证正式在全国都取消了,从此中国人民脱离了”凭票购物”的时代,粮票等票证也正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粮票在中国从发行到取消这一系列的经历是见证了中国从物资匮乏极其贫穷的时代渐渐走向富裕的时代,从这一点看来,粮票是见证了一段历史,也见证了中国的成长,如果粮票拥有生命,它也一定会为自己的存在感到自豪,为中国的发展感到自豪。
1966年的全国通用粮票一共有四种面值,包括半斤、一斤、三斤以及五斤的面额。除此之外,粮票还有流通品和全新品之分。所谓流通品就是指曾经在市面上出现、流通过的,而全新品则是刚好与流通品相对应,全新品就是指还没有在市面上使用、流通过的。
其次,1966年发行的粮票之中”伍市斤”的面值的发行量是最多的,因此”伍市斤”的粮票也就最为常见,使用的频率也是比较高的,这也就使得”伍市斤”的粮票在价值上相较于其他面值的粮票会更加低。
虽说粮票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事实上粮票1933年停用,至今也不过只有二十七年的光阴,也就是说,在许多家庭中还是能找到粮票的影子的,因此粮票并没有立刻变得像人们想象中的古董那么值钱。
而老年人对于现在的物价以及现在的经济发展可能不甚了解,与此同时老年人所接收到的信息也并不全面,因此许多老人可能真的就相信一张粮票价值上百万了。
事实上”物以稀为贵”,而粮票退出历史舞台仅仅不到三十年的时间,这个时间还不足以让粮票变得”稀有”,因此粮票的价值一时之间也不足以达到上百万。可以想象一下,那些明清年代的古董距今已经几百年价值才上百万千万,仅仅只有几十年历史的粮票怎么会一下子上升到百万的价格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