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刘备的人物形象四字成语(刘备的外貌特点四字成语(刘备的性格))

《三国演义》很精彩,但是虚构成分太多;

《三国志》《后汉书》等,令人费解,枯燥无味;

有没有一本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三国史书,能够很好的了解三国这段历史。

今天终于有了答案,就是这本《三国那些事儿》。

三国那些事儿

《三国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公元184年到280年将近100年关于三国这段历史所发生的事情。

本书以史料为基础,以人物与事件为主线,以时间为顺序,加入了网络小说的笔法,内容通俗易懂,语言诙谐幽默。

这部书用现代人的视野,讲述三国时期的历史,用全新的观点,全新的写法,展现出一个不一样的三国。

本书对三国的帝王将相以及其他各形各色的人物展开全景式的描述,既有力挽狂澜的英雄人物,也有龌龊奸诈的卑鄙小人,其中对战争谋略、政治斗争、人物心理等等描述比较多。

《三国那些事儿》对三国这段历史进行了分析、梳理与归纳,以人性洞察历史,深度挖掘历史人物的真实情感,解开历史事件背后所包含的动机,让读者理解人性的复杂,使读者与历史人物产生共鸣。

三国插图

三国是一个激荡人心的时代,那时候英雄辈出群雄争霸,虽过去了一千多年,依然令无数人热血沸腾,心生向往。

一部《三国演义》在中国广泛流传了几百年,对中国人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民间,由于《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以至于它的影响力比正史《三国志》更大,不少人忽视了小说的本质,经常把它和真正的历史混为一谈。

这部《三国那些事儿》以史料为基础,以人物与事件为主线,以时间为顺序,加入了现代网络语言,以小说的笔法写出了一个精彩有料的三国。

当年明月说过“其实历史本身很精彩,所有的历史都可以写得很好看”。

遵循这个原则,本书力求内容通俗易懂,语言诙谐幽默,读者可以像看《故事会》一样来阅读这部书。

历史并不是苦涩难懂的,也不是高深莫测的,而造成这个原因与古人正史的语言表达有很大的关系。

刘备画像

我们先来看一份简历吧!

姓名:刘备

字:玄德

籍贯: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

性别:男

身高:173cm

体重:?(待考证)

外貌:两耳垂肩,双手过膝,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性格:孤言寡语,喜怒不放在脸上,喜欢结交英雄豪杰(通俗点说就是喜欢结帮拉派,发展个人小团体)

家庭出身:没落皇室

职业:草鞋贩子、县令、州牧、皇帝

最喜欢的颜色:黄色(参考最后一个职业)

出生日期:161年2月13日

死亡日期:223年6月10日

主要工作经历:

161年——175年:与母亲织席卖草鞋为职业

175年——184年:求学,课余时间发展个人小团体

184年——188年:参军,镇压恐怖分子(这个厉害)

188年——191年:当基层公务员

191年——207年:跳槽(投靠曹操、袁绍、刘表等实力派老板)

207年——221年:抢地盘(这个生猛)

221年——223年:当皇帝

熟读历史的人会发现,但凡伟大人物出的生,往往会伴随着异象的发生。

不过刘备的异象在史书上的记载就简单的多了,出生时既没有雷电交加风雨大作,也没有五彩云气围绕产房终日不散,而是房屋东南角篱上有一棵长有十几米高的大桑树。

这算什么异象啊?

不过这棵桑树“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过路来往的行人都说此树并非凡树,相互传颂此家必出贵人。

这是不是就有点神奇了吧?连普通寻常人看见这棵长相奇特的桑树,都可以推断出这户人家以后子孙家必出贵人,是不是有点夸张了?

家附近有一棵长相奇特的树也算异象?不管这异象多么普通,反正就是要告诉世人,这户姓刘的就是和别人家有所不同。

既然这户姓刘的人家有一棵长相奇特可以出贵人的桑树,必定要有一个刘家子弟出来与这棵桑树“对号入座了”,印佐这种说法。

于是我们的体育特长生刘备同学就隆重登场,出来印佐这棵桑树,反映刘家必出贵人并非谬言。

刘备作为一个体育特长生,当然是四肢发达,跳高爬树样样皆精通,凡是与玩耍有关的都无师自通,也像我们大多数调皮的小男孩一样。

不过有一点与我们大多数调皮小男孩不同的就是:刘同学自小就有帝王之志,理想远大到要当国家一把手。

据史料记载:小时候刘备跟家族中一群玩伴在这棵大桑树下追逐嬉戏时,对小伙伴们说:我长大后一定要乘坐这种车盖的车!

当时能坐这种“童童如小车盖”的车就是銮舆啊,皇帝的专属座驾呀,这不是当众表明长大后要登九五之尊吗?

小刘同学这话一出口,就当场吓得他叔父够呛了,警告小刘同学:你这小子不要乱说这种话,小心被官府知道,我们九族就没命了!

刘备父亲刘弘早亡,刘爸爸虽然也曾当过东汉末年一个小官吏,但却没有留下多少积蓄给刘备。无奈之下,为了生活,刘备只得与他母亲织草席卖草鞋为职业,孤儿寡母生活的非常艰苦。

刘备漫画

织草席卖草鞋,虽然非常辛苦,看起来又有些低卑,但刘备还是认真得一丝不苟织好每一张草席,编好每一双草鞋,产品质量绝对保证。

以至他成年后还没有忘记这门从小打下扎实基础的手艺,宾客来访时送给他牛尾巴,还可以用牛尾毛熟练编织成鞋子。

如果小刘备就这样一直织草席卖草鞋下去,他肯定会成为民间一名出色的手工艺者,也很有可能成为一名精明的街头小贩子,基本的温饱应该不成问题,毕竟有一门手艺在身嘛!

但在刘备15岁那一年,他的母亲就让他外出去求学。

刘母用省吃俭用多年才积蓄下的一点钱交给小刘同学,泪眼涟涟的说道:儿啊,你是我们家的希望,你一定要用功读书啊,将来出人头地好让家族祖宗争光,你死去的爸爸也会在九泉之下为你高兴哩!

这时小刘备也信誓旦旦拍着胸脯对刘母说道:母亲,我一定不辜负你的期待,将来我一定会有一番作为的。你在家一定要保重身体啊,静候儿子的好消息!

这番对话也是千万慈母与游子远行求学之时的类似对话。

与刘备一起外出求学的同伴中,有同宗的堂兄弟刘德然同学、辽西人公孙瓒同学,他们一起拜原九江太守同郡人卢植为师学习。

卢植画像

在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卢植先生:

卢植,字子干,东汉末年经学家、将领,曾与大儒蔡邕等人一起在东观校勘儒学经典书籍,并参与续写《汉记》;

黄巾起义时为北中郎将,率领军队与恐怖分子头子张角交战,战功显赫;

卢先生后来官居尚书,中央正部级干部,相当于现在的全国著名的博士生导师,海内大儒、士人领袖,可谓是一位文武双全的人才。

小刘同学等人为卢植门下弟子,真可谓拜对了老师。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这话在大多数情况下看来是对的。小刘同学、公孙同学后来都成为当时的社会精英,干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在前文已经讲过,刘备作为一个体育特长生,凡是与玩耍有关的都无师自通,所以他即使拜了一位文武双全的人当老师,还是不怎么爱读书钻研学问,他最喜欢干的事还是:遛狗骑马、听音乐、穿华服。

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不爱学习,喜欢遛狗、酷跑,有事无事就淘宝加满购物车,完全是一副学渣的样子。

虽然刘母没有多少钱给小刘同学,但小刘同学干的却是那些纨绔子弟喜欢干的事儿。

如果刘母看到小刘同学这样子,估计会气得吐血了,大骂道:臭小子,你拿着我多年存下来的那点血汗钱,一点儿都不珍惜,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一名好学生,整日尽干这些无聊的无用之事,你怎么对得起你死去的爹爹啊?我的命真苦啊……

远离母亲的刘备,就犹如小鸟挣脱了笼子的束缚一样,在新天地自由自在的生活。

他虽然不爱说话,喜怒不形于色,但能善待下人,喜欢结交英雄豪杰,发展个人的小团体。当地的豪侠都争着依附小刘备,成为他的好基友!

朋友交多了,聚会便会频繁起来了。吃喝玩乐这些都是需要白花花的银子来买单的,刘母给的那点小铜钱怎够这些开销呢?

幸亏刘备的同学公孙瓒家有余钱,并且刘备也把公孙同学视作兄长来对待,怎么也要借点钱给他解困吧?

公孙瓒画像

毕竟借钱是要还的,而且我们也知道刘备是以诚信为本的,怕借多了还不起,就有损自己的声誉呀,所以他借了几次钱也不敢怎么借了。

可是不借钱就没钱花,那可怎么办呢?

拍着脑袋一想,刘备同学就想到一个不要还钱也有钱花的办法,那是什么办法呢?

找人赞助!

刘备的第一个下手目标对象就是同窗刘德然同学的爸爸——也是小刘的叔叔刘元起先生。

于是小刘同学就寄了一封家书回家,内容估计是这样的:

母亲,孩子在外努力读书,笔墨纸砚开销可真不少啊,你给的那点小钱剩下不多了,为了有钱买纸笔不影响读书,我用剩下的那点钱给你写信,告知了这事。

叔叔的儿子德然同学的伙食费也不多了,我们都快要断炊了,他也叫我在信中写上这事,叫你收信看后就去告诉他爸。我们兄弟俩在外读书一切都好,不要牵挂我们,祝您和叔叔全家安康。

刘母看了小刘同学的来信,很欣慰小刘同学努力学习,但想到自己再也没有余钱寄给小刘同学时,眼泪滴答滴答的掉落在地。

当刘母把刘备的来信交给刘元起先生看时,刘先生慷慨的说道:学费伙食费都不是问题,小刘的求学费用我包了,以后我就将他和刘德然一样同等对待。

刘母听了刘先生这话,感动的不知所措,说不出话,泪眼里充满了感激之情。

于是刘元起先生常常资助小刘同学,让他衣食无忧,安心的读书。

当刘元起的老婆听到刘先生这样资助小刘,便不满的对她的老公发牢骚:“兄弟分家就各自是一家了,你怎么能这样拿我们家的钱给刘弘家的那个小子花呢?”

刘先生听了这话,便批评他的老婆:“我们宗族中就有刘备这样一个孩子不是个平常人,他长大后必定会有一番作为的。我们现在给钱资助他,其实就是一种投资。等到他以后出息后,他会加倍连本带利还给我们的,你不要光看着眼前,眼光要放远一点啊。”

估计刘元起的老婆听了老公这话,只能气得翻眼珠瞪白眼了。

这就是少年刘备求学时的情况,而当时的社会情况是怎样的呢?

此时的中国,自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已有150多年了,当时朝廷腐败、宦官与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

三国插画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不但赋税不减,反而加重剥削广大农民,徭役兵役更加繁重。

外戚专政、宦官专权、政局不稳、民不聊生,这些词语就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总之当时的中国正在东汉政府极其腐败的统治之下,已经快要走到历史的尽头了。

这个经历了11个皇帝统治后的东汉,差不多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由于对西羌战争持续数十年,花费巨大,财政赤字日益严重。

在广大老百姓的负担已到了不堪重负的情况下,更严重的是当时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地主官僚兼并了农民的土地。

没有了土地,农民还能拿什么来生活?

此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国家已经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了。当时的东汉王朝就像一匹不堪重负前行的骆驼,步履蹒跚,随时都有倒下去的可能,只等待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的出现。

不用等多久,这根稻草很快就会出现了,因为有人为了让这根稻草的到来,已经秘密准备了十几年。

很快就有人把这根点燃的稻草扔进了火药桶。

公元184年,即汉灵帝光和七年,在这一年里,发生了一件足以影响东汉政权格局的大事件——黄巾起义。

该来的总会来了,这根稻草终于要燃烧起来了!

公元184年,刘备同学24岁,也像我们现在广大大学生一样,到了大学本科毕业的时候了。

24岁的刘备同学,以及广大亟需找工作就业的年轻人,他们想不到就要在这个节骨眼上出来找工作。

不过,此时的工作也极其容易找——参军!

由于黄巾起义的突然爆发,全国各地都在募兵。只要是年轻力壮的男子,不怕找不到这个工作。

当然,全国各地像刘备同学这样有志向有眼光的有志青年,也在这个大事件中看到了契机,看到了人生崛起之路。

这一年,刘备24岁,曹操30岁,这次暴动给政府带来沉重打击的同时,也给刘备曹操等有志青年带来了人生事业的契机。

千载难逢一次的创业机会来了,一个伟大的事业正在等待着他们去实现!

接下来又会涌现出哪些英雄人物呢?请看下回:黄巾起义的风波。

《三国那些事儿》陆续更新中……

阅读剩余 94%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机械百科 » 刘备的人物形象四字成语(刘备的外貌特点四字成语(刘备的性格))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