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清朝官职从大到小排列职位(清朝官职从大到小排列是什么(清朝官职的排列))

府的设置情况从清初到清末是有一个较大变动的,按照《光绪会典》的记载,清中期全国共有185个府。到了光绪以后,随着台湾、奉天、吉林、黑龙江、新疆先后建省,府的数量增加到215个。

府的最高长官是知府,起初为正四品,乾隆十八年后为了区别道员,改为从四品。按照清代官制,知府例由京察一等之翰林院侍读、侍讲,内阁侍读、给事中、御史,以及各部郎中、员外郎、直隶州知州等升任。

尽管清代不像明代那样,府有大、中、小之分,但各府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以行政等级而言,有省府,外府之分;以官缺而言,又有最要缺、要缺、中缺、简缺之分。

以苏州府为例,行政级别就比较高,它是江苏巡抚驻地,与江宁府同为江苏省省府,因此苏州知府就好比现在的南京。再如浙江的嘉兴府,为“冲、繁、疲、难”四字俱全之最要缺,故在任职资格上,比一般的府要高很多。

各府设最高长官知府一人,总领各属州、县,凡宣布国家政令,治理百姓,审决讼案,稽察奸宄,考核属吏,征收赋税等一切政务。

知府以下设有佐贰官同知、通判。同知品级为正五品,古代尊称同知为“司马”,公文上则用“府丞”;通判为正六品,尊称“别驾”,行文与官名同。

同知、通判是知府的副手,但清代的情况比较特殊,同知、通判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与知府同城办公,为知府的辅佐官,他们分掌府内之政务;第二种属于外派性质,一般派往辖区内重要的属地担任长官。

外派的同知、通判一般不在州、县,而是以“厅”为驻地。“厅”也是清代特有的行政单位,通常是一些新建的地区,因不便设府、州,乃设厅。

厅也分直隶厅、散厅,一把手就是同知、通判。若是隶属于布政司的直隶厅,其级别与知府同;若是散厅,则级别与州、县相同,隶属于府。

同知、通判与县丞、主簿不同,是每个府的标配。一般的府都设有一二人、事繁的则有三四人。如果与知府同城,那么同知、通判主要分管粮运、督捕、海防、江防、农桑等事。此外,还有一些同知、通判监管河道,但数量很少,仅有个别。

顺治、康熙时期,府的佐贰官还有推官、理事,分管一府之刑狱,与县典史的性质一样。但此后裁撤不设成为定制。

知府的属官就比较多了,有经历司经历(正八品)掌衙门内出纳文移诸事,知事(正九品)职掌与经历同。仅有事繁之府才会共设经历、知事,一般的府设一人。

照磨所是府衙掌勘磨卷宗等事的办事机构,设照磨(从九品)一人;司狱司是掌理狱囚的办事机构,设司狱一人(从九品);宣课司掌税收,设大使一人(从九品);税课司掌一府之杂项税课事务,设大使一人(从九品);

府仓掌一府之钱粮存储,设大使一人(从九品);茶引批复验所掌理茶引事务,设大使一人(未入流);驿站设驿丞一人(未入流),掌一府之驿站事务;医学为府属之医官,设正科一人(未入流);阴阳学设正术一人(未入流),掌一府之风水、星象;僧纲司设都纲一人(从九品)、副都纲一人(未入流),掌一府之僧人管理;道纪司设都纪一人(从九品)、副都纪一人(未入流),管理一府之道士。

清代实行教育、行政分家,各地的学官自成一个系统,府的学官为府教授一人(正七品)、训导一人(正八品),外加若干名的复设训导(未入流)。

上面介绍了清代府的人员配置情况,但具体到某一个府情况又是不一样的。这里就以最高配为标准,与现在的官职进行一个对比。

知府权力最大,类似现在的市委书记并且一定要兼省长、人大主任;同知则是专管党务的市委副书记,或是常务副市长;通判可以理解为一般的副市长。因同知、通判都有督捕的职责,所以又兼市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如果是外派的同知、通判,那么就可以理解为县级市市委书记兼市长。

经历司因为主管出纳文移,因此经历与现在的秘书长类似,知事则可以理解为副秘书长;照磨所掌勘磨卷宗等事,其职能相当于市委办公室主任、市政府办公室主任,还兼有档案局局长的部分职责;

司狱司掌狱囚,因此司狱对应的就是检察院院长、法院院长以及看守所所长;宣课司大使掌税收,好比是市财政局局长;税课司大使主官杂项税务,主要针对的是商贾,与市工商局局长有点相似;

府仓主管钱粮仓储,对应的就是市粮食局局长,其实这个岗位多少也与财政局沾点边;茶引批验使大使主管茶引事务,这个就很难找到具体的对应职务,倒很像是农业局下属的某一机构;

驿丞负责驿站事务,主要包括官员往来,公文递送等,类似市交通局局长、邮政局局长、市政府信息科科长;

医学正科主管一府医学,类似市卫生局局长、市人民医院院长;阴阳学负责风水、星象,兼任国土资源局局长、规划局局长、气象局局长;

僧纲司都纲负责僧人管理,类似市宗教事务局局长,副都纲则是副局长;道纪司与僧纲司类同。

府教授为最高教育长官,等同市教育局局长,训导则副局长,又或是市里大学校长、重点中学校长;复设训导则是负责具体教学的,即普通的教师岗。

上面列出的只是府文官的正式编制人员,六房各书吏则不算正式编制,故没有列入。此外还有武职人员、各班衙役、以及各类攒典也没有计算在内。

阅读剩余 88%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机械百科 » 清朝官职从大到小排列职位(清朝官职从大到小排列是什么(清朝官职的排列))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