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倒数的第二天,有粉丝实名监督嘟妈的工作啊,“抱怨”嘟妈不追热点,没有写网红湿疹药膏被查出禁用成分的事儿。
嘟妈自认虽不是两小时内就追热点的,但最起码也是24小时内,最差也是48小时内就会追。难道真的是我错过了什么吗?
后来一查,是今年8月的事儿,网红药膏诺必行婴宝特护膏,被检测出含有酮康唑这一禁用成分,可能导致严重肝毒性反应。被大家拿来又重新说了。(还好不是因为偷懒错过的热点……)
这款号称「湿疹一擦就有效」「不含激素天然无刺激」「红屁股淹脖子都可以使用」的产品曾在妈妈群中倍受青睐,是线下母婴店和微商都推荐的「网红产品」。
旧新闻重新拿出来,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一到冬季,宝宝们隔三差五的就闹湿疹,身上脸上指不定哪一处就有一小片的小疹子,宝宝又忍不住抓,越痒越抓,越抓越破,小孩遭罪大人糟心。
而每到这时候,各大医院、微商、母婴店各种推出各式各样的湿疹药膏,更有不少药膏「无激素」「一抹就见效」被称为「神药」,衍生“限量”“代购”等一系列神操作。
可是,宝宝湿疹真的是需要药膏吗?这些药膏真的有那么神吗?
今天嘟妈就扒一扒传说的这些“神药”。
在说“神药”之前,嘟妈想先澄清下大家对湿疹最深的3个误会,不少家长就因这三大误解,而上当受骗,孩子无辜遭罪。
1.湿疹是食物过敏引起的
很多家长都以为宝宝起湿疹是因为食物过敏,尤其是虾、鸡蛋之类的,从此就把这些食物拉入了黑名单。
确实,湿疹属于过敏性疾病,但只有全身广泛发作严重的湿疹才考虑食物过敏。对于,轻中度湿疹,查找食物过敏源的意义不是很大。
临床证据表明盲目的回避食物,可能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而且也不能预防和缓解湿疹。
所以,不要轻易的给宝宝忌口。
2.湿疹是因潮湿造成的
不少家长第一次得知宝宝患了湿疹后,都认为是因潮湿所致,所以尽量保持宝宝皮肤干燥。
而事实上,湿疹就是因宝宝皮肤干燥而起,保湿是湿疹皮肤护理的基础。
3.希望湿疹得以根治
看到宝宝瘙痒难受,家长们都希望根治湿疹,所以才会选择给宝宝尝试各式各样的神药。
殊不知,目前没有任何一种药可以根治湿疹。
宝宝湿疹常常与自身免疫力系统不完善有关,50%的以上的宝宝湿疹会随着宝宝成长而自愈。
我们不可能破坏人体防御系统,所以,湿疹不可能根治。精心护理是预防和避免湿疹复发的关键。
从后台消息和妈妈群中妈妈们的反馈来看,目前市场上的神药分为两大派系:
一大派系是宣称「无激素」「纯植物」「一抹就见效」的网红产品。
另一大派系则是各种医院自制药,以上海新华医院自制蓝白湿疹药膏和北京儿研所肤乐霜为代表。
这些“神药”真的有妈妈们说的那么神吗?
宣称“纯植物”的强激素药膏
「无激素」「纯植物」可谓是湿疹药膏的标配,好像没有这两个标签,都不好意思叫“湿疹药膏”,而这也是众多妈妈选择湿疹药膏的标准。
但是,就在今年3月份,《中国消费报纸》通过多日的调查发现,市售的多款高价宝宝霜都违规添加了激素。有些甚至直接添加了超强效激素!
其中,苗疆域草婴儿紫草软膏被检测出含有地塞米松醋酸酯、地塞米松、莫米他松糠酸酯、倍他米松醋酸酯等4种激素。
其中,地塞米松醋酸酯含量堪比药膏,达到476.6mg/kg,地塞米松检出含量11.6mg/kg。与其官方宣传的“不含激素”不符。
图片来自于苗疆域草婴儿紫草软膏宣传图
宣称绝对不含激素的鹊肤霜被检出含有倍氯米松双丙酸酯、倍他米松双丙酸酯、倍氯米松、氯倍他素丙酸酯等4种激素。其中,倍氯米松双丙酸酯的含量最高,达到176.8mg/kg。
宣称是医院同款草本配方的掌上贝贝雪肌霜,送检的样品检出莫米他松糠酸酯、氯倍他索丙酸酯等2种激素。其中,莫米他松糠酸酯含量为200.2mg/kg,氯倍他索丙酸酯为3mg/kg。
图片来自于雪肌霜宣传页
帮宝消湿止痒膏被检出含有氯倍他索丙酸酯,含量为75.2mg/kg。
大名鼎鼎的杏璞霜已经不是第一次被爆出含有激素,这次送检的产品被检出含有倍他米松,但由于样品含有“有干扰波”,无法测定具体值。
图片来自于杏璞霜宣传页
其实,添加激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些无良商家添加的是强激素。
一般在小婴儿和儿童身上,医生只会选用弱效和中效的药膏,只有重度湿疹的宝宝才有可能会用到更强效一些的激素药膏。
添加了强效激素,治疗湿疹的效果那自然是好,可这样长期滥用强效激素的后果也是十分可怕的。
而这都是因为孩子从40天开始就一直使用一款名为紫娃牌的紫草膏来治疗湿疹!
南北两大医院自制神药
01.肤乐霜
北京儿研所的肤乐霜在北京,乃至全国可谓是大名鼎鼎的湿疹“神药”,甚至此前有段时间都是限量供应。
现新版肤乐霜虽不限量购买,但依旧有不少外地妈妈求购,但它值得我们另外花多余的钱购买吗?
其中,醋酸地塞米松就是激素。换句话说,旧版的肤乐霜并不是无激素,而是有激素。这也是旧版肤乐霜治疗湿疹有效的真正原因。
说完旧版,我们接着说新版。经改版后的肤乐霜,虽不含激素了。但麻烦各位家长认真看下新版肤乐霜的使用说明书:请配合地塞米松使用。
儿研所的用药说明卡也明确的写着:肤乐霜与糠酸莫米松乳膏(也是激素)混合使用。
看到这里,有的家长会表示,毕竟是大医院生产的,而且新版也不含激素了,那我就当保湿霜用了,毕竟还是有那么一点效果的。
嘟妈想说的是,没有激素,纯中药纯植物就表示安全了吗?
这可真不一定。新版肤乐霜的成份有连翘、大黄、五倍子、大风子、白芷、威灵仙等9种中草药。
其中,大风子、白芷、威灵仙这三种成份,因有毒或刺激性强,被列入我国成人化妆品的禁用成分。
成年人都禁止使用,何况是婴幼儿呢?
所以,此款“神药”是否真的值得你苦苦排队或额外花钱找代购购买,你需要认真衡量一下了。
02.蓝白药膏
若是北京儿研所的肤乐霜是北方妈妈眼里的“神药”,那么上海新华医院的蓝白湿疹药膏可谓是称霸南方妈妈,是上海滩有名的宝宝湿疹克星。
可能是由于太过于出名,都亲切的叫“蓝白”药膏,而忘记它们真正的名字。
实际上,白色的药膏叫醋酸地塞米松乳膏,蓝色的叫硫酸铜锌软膏。
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地塞米松,也就是激素。值得一提的是,地塞米松是中效激素,比较适合轻中重度湿疹宝宝使用。
而对于轻度湿疹宝宝,则无需用药,采取保湿即可,若用药也是选用弱用药素药膏。
那蓝色罐子呢?硫酸铜锌软膏,硫酸铜有抗菌作用,可湿疹并不需要常规外用抗菌剂?那为什么要要配合使用呢?
这样看来,蓝色药膏相当于保湿霜。
所以,蓝白药膏的原理其实就是弱效激素 保湿霜。换句话说,你为宝宝选择一款弱效激素药膏和保湿霜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虽然网络上针对湿疹治疗的绝大多数信息都是拒绝激素治疗,但国内外的临床经验已经证明,对于中重度湿疹来说,合理选用外用激素药膏是首选治疗方式。
因此只要确保宝宝用的是弱效、中效激素,就是非常安全有效的,宝妈也没必要谈激素色变。
这是宝宝轻中重度湿疹的判断方法:
轻度
中度
重度
经常会有妈妈这样做:虽然给宝宝抹了激素药膏,但是心中或多或少还是有担心的,所以每次只用一点点,看宝宝有好转就立马停药。
这种涂抹方式是错误的。
激素药膏的正确使用方法是每天使用1-2次(如果宝宝湿疹严重需要涂抹强效激素,那么每天1次就好)。不管湿疹有没有好转,也要连续使用两周,之后逐渐减少剂量以缓慢停药。
比如说以两周减量1次的频率,从一天2次减到一天1次,再到每周3次、每周1次。这种方法能有效的减少复发率。
同时,每次涂抹的量应该完全覆盖住宝宝的皮损部位才对。
对于轻度湿疹,使用低敏的护肤霜保持皮肤湿润就可以控制症状。
家长在为孩子选择润肤产品时,应该选择霜、乳膏这样的剂型,而不是露这类的剂型,因为露涂在皮肤上后,水分会很快蒸发,不能持续为皮肤保湿。
对中重度的湿疹来说,在使用中弱效湿疹药膏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湿,在涂药膏1~2分钟后,在给宝宝涂一层厚厚的保湿霜。
在湿疹得到控制后,可以采用“降阶梯”的方法,逐步减少激素比例,增加保湿霜的比例,直到停药,但润肤保湿剂的使用不应间断,坚持使用可改善皮肤屏障功能,减少皮质激素软膏的用量,减少复发。
2岁以上的宝宝也可以用他克莫司、吡美莫司来预防下次复发,这两个药不是激素,属于免疫抑制剂,没有激素的副作用,但都是处方药,需要由医生决定要不要使用。
同时,平时让孩子少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刺激物,别给孩子包太严,出汗也会诱发湿疹,给孩子穿纯棉的衣服,减少化纤制品对皮肤的刺激。
对于无良商家的坑,当家长的总是防不胜防,在选择宝宝霜的时候,家长们还是尽量选择品牌出现时间久、成分简单的为好。
不要迷信所谓的“口碑”、广告、明星产品、偏方或者海淘产品。
尤其是效果特别好,甚至是立竿见影的,越是这种的产品就越要留心,里面不一定添加了什么。
明天就是2020年了,希望终有一天,我们的宝宝不用再担惊受怕,能够在安全的环境里,平安长大。
参考资料|(滑动查看)
1.市面多款热销“宝宝霜”竟添加激素,专家:会导致免疫力下降,2019.
2.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儿童皮肤病学组. 中国儿童特应性皮炎诊疗共识(2017版)[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7, 50(11):784.
3.Spergel J M, Lio P A, Fowler J. Management of severe atopic dermatitis (eczema) in children[J].UpToDate, 2018.
4..Weston W L, Howe W. Treatment of atopic dermatitis (eczema)[J]. Uptodate. Waltham, MA. Retrieved from , 2018.
5.Maibach H I, Feldmann R J, Milby T H, et al. Regional variation in percutaneous penetration in man[J]. 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1971, 23(3): 208-21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